文:李然
2020年「豆瓣電影」上可能首部取得9.5分高分的作品,不是電影,而是百老匯音樂劇《漢密爾頓》(Hamilton)的串流媒體版本;而這部迪士尼出品的音樂劇視頻版本在爛番茄網站上也成績突出,新鮮度達到滿分,同樣是今年評分最高的作品之一。
要不是因為疫情,全世界對這部戲痴迷的觀眾可能還不會有這樣的「機會」能看到《漢密爾頓》的原卡官攝。而它吸睛又吸金的熱浪背後,亦是全球戲劇舞台作品向線上轉移的大潮。
且不論包括英國國家劇院、德國柏林戲劇節等多個院團或節慶將戲劇作品在線上進行傳播,就看看國內:國家大劇院線上音樂會、北京演藝集團線上演出季、北京人藝、國家話劇院的直播等等;廣州大劇院推出的線上戲劇《等待戈多2.0》,天橋藝術中心的在線音樂劇《千年一愛》,上海話劇藝術中心直播《熱乾麵之味》等;以及包括線上劇讀,線上戲劇課,線上排練等五花八門的與戲劇相關的線上活動此起彼伏。
有一點已經既成事實:疫情使得舞台演出行業不得不迅速開始向線上轉移。雖然這種轉移本身是那麼措手不及和無可奈何,甚至略帶荒誕色彩。但是人們可能都在思考,是否「線上戲劇」會成為將來的大勢所趨?
可我的問題是:都線上了,還是戲劇嗎?
至少在現有技術條件下,通過攝像頭和線上數據傳輸來演出的「戲劇」,就是視頻直播。它的介質是音視頻媒介,沿襲的還是電影、電視的語法和規則。只要是通過屏幕——無論大小——來傳遞的音視頻信息,本質上,都是在二維平面中建立的三維幻覺。無論是愛森斯坦的畫框,或是巴贊的窗,都是對現實的斷章取義,這是視頻(無論是銀幕/屏幕)畫面無法擺脫的規定性。它必然會有景框限定,視線選擇,甚至有強迫觀眾注意力的鏡頭切換等等,於是觀眾的觀看體驗都是被動的、片段的、隔膜的。
而劇場,是需要「親身」參與的文化體驗活動,它帶給我們的一定是全空間的、身體在場的沉浸感。當演員和觀眾同時處在共同的物理空間裡,信息的交流互動,都是主體全身心獲得的感知。哪怕走入劇場的過程,靜候開演的儀式感,在劇場空間中被信息包裹的感受,舞台上的真實表演,即時的情緒傳遞,甚至周圍觀眾的呼吸……這些都是現場藝術所特有的魅力,難以被屏幕取代。
再流暢的傳播速度和傳播效率,再逼真的視聽效果,只要是通過屏幕來「播放」,其敘事語法和審美質感,都和真實空間裡親身參與的劇場體驗,完全不是一個概念。任它5G、高清、大屏幕等等,都沒有用。
除非技術可以發展到:高清VR,或者高清全息投影虛擬成像……或許會有新的變化。但那是尚不可知的將來。又除非,某個作品的內容和形式能讓在屏幕前的觀眾真正產生「身臨其境」的參與感,或許能算是另外一種可能。
插一句,NT Live之類的高清戲劇視頻,非常好,讓大家看到了更多的演出實況,但那也只是戲劇的記錄或商業推廣,無法取代現場觀劇本身。想來劇院們發行這些作品的目的,並不是勸觀眾都別來劇場就在家看視頻直播得了。
所以,各類「線上戲劇」的出現,實在是疫情期間戲劇行業在逼仄現實中不得已的自救,這只會是暫時性的過渡現象。最終我們還是嚮往,或者必須,回到劇場/現場。以前總是說,戲劇的要素或者本質是:演員通過現場表演來向觀眾傳遞信息。這次的疫情讓我們更明確了「現場」的重要性——失去了能夠讓觀眾和演員的身體同時在場的先決條件,整個行業都幾乎停擺。而這也幫助我們更加明確了:戲劇的意義究竟何在?
或許,在這個圖像化、電子化、平面化、碎片化的世界裡,戲劇是為數不多的可以讓人和人發生真實聯結的儀式或場景。
畢竟,如果戲劇都能在線了,那麼其它所有需要人與人發生真實交流的活動,是不是都可以改變?比如體育競技,反正通過視頻也可以看比賽,去現場幹嘛?比如和朋友聚餐,各自叫外賣對著屏幕乾杯就行,還要去餐廳等位?比如一起徒步登山或者戶外旅遊,反正有景區在線直播嘛!又比如家庭,是否不需要生活在同一屋屋簷下,大家通過屏幕溝通即可,也好,房子都不用買……
如果通過屏幕和在線互動,就能夠充實我們生活的全部,讓所有人心滿意足……那會是一個怎樣的世界?
這可能是「線上戲劇」帶來的真正思考。
照片由作者提供
作者簡介:現任上海外國語大學藝術教育中心常務副主任、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美育委員會理事,上海市青年文學藝術聯合會會員,上海國際藝術節觀劇團導師;主要從事戲劇與電影藝術教學、教育劇場理論與實踐、視覺文化研究;同時為舞台劇編劇、導演、戲劇與電影評論撰稿人。
コメント